返回首页
心向往之,永远的科学启明星 ——北京一零一中追思王绶琯院士
2021年01月31日
      当我们仰望苍穹,在浩瀚的太空中,有一颗明亮的小行星,这就是被国际天文组织编号为3171号的“王绶琯星”,它是以我国著名天文学专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王绶琯院士命名的。王绶琯院士领导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观测设备,取得了多项巡天观测科学成果……因为对中国天文事业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能听懂星星说话的人”。
  这位科学泰斗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毅然扛起“科普教育事业”的大旗,从古稀至耋耄,躬身深耕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之路,被大家赞誉为“科学启明星”。“如果每年平均能有100名‘可能的科学苗子’参加科研实践,其中有2%—3%日后会成为顶尖人才,那么积年累月,效果还是可观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力。”这是一位科学家的心声,一位教育家的情怀,更是一位共和国院士对祖国科学事业能后继有人表现出来的担当。
  “自己成了‘大手’,时常会有触到‘小手’的感受。”1999年他联名钱学森、周光召等60多名院士专家发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旨在通过科学家和青少年“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引导青少年走上通往科学殿堂之路,早发现和重点培养展露才华的“科学苗子”。王绶琯院士用他们科学巨擘的大手牵引小手,带领孩子们推开科学那扇门。北京一零一中学生命科学社团成为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员。
  
  正是借着“大手拉小手”的东风,一零一中学生命科学社团迅速成长起来,通过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科普讲座、实践活动、教师培训等使我们扩展了思维,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搞科研,千余名青少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数百个研究课题,涉及生物、化学、环保、电子、工程等十余个学科。有13个学科的课题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在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美国英特尔工程大奖赛、日内瓦发明展等竞赛中成绩斐然、硕果累累。2010年一零一中学被评定为首届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多年来,累计获得全国奖项40余个,国际知名大赛奖项34个,北京市奖项130个,金、银帆奖20个,北京市长奖14个,明天小小科学家奖17个。为国际国内知名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很多人已经成长为国内外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高尚的科学精神和高洁的人格是给与我们的最大财富,先生的谆谆教导时刻在我们耳边回响......
  先生,我们向您鞠躬!您对科学的真诚热爱与不懈追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您勉励学生“人重才品节,学贵安钻迷”。要求学生进入俱乐部主要为感悟科学,并不以‘应赛’为目标;“不能把俱乐部的活动当成考试竞赛的‘敲门砖’”去功利化。您用“重德尚才、矢志科学”的有力“大手”指引着我校优秀的“科学苗子”学而有道,共同参与到祖国的科学建设中来。
  先生,我们向您鞠躬!您对科学素质的理念和培养人才的思想是我们发展的指引。您坚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须“铺塔基”、“登塔顶”,要把“全民科学素质”和“精英科学素质”结合起来。我校的人才培养也遵循“科学普及”和“拔尖培养”相辅相成的机制,以普及促进拔尖,以拔尖带动普及。既关注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也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搭建梦想的科学舞台,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先生,我们向您鞠躬!您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是我们永远地传承。您强调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案应“科学、缜密、严谨”,要为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准备后备人才的积极探索。我校科学探索精神得以在校园传承,一批批科技教师在成长,一批批“科学苗子”在成长;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他们的科技潜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实现学校科技教育的新发展。
  先生,请一路走好!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崇敬您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治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及殷殷的人文情怀,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感谢您多年来积极倡导并率先垂范,为培养青少年殚精竭虑、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您的谆谆教诲,一零一中学师生将铭记于心,我们将秉承您的遗志,将科技育人的工作扎扎实实的做下去,将您精神发扬光大!
  王绶琯先生千古!
附件列表: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青少年俱乐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