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2018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生命科学科研实践冬令营”圆满结束

时间:2018-01-29来源:作者:

  2018年1月25—27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第三次走进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昌增益教授的实验室,组织27名从初一到高二年龄不等的科技俱乐部会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生命科学科研实践活动,昌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曾庆芳、常子烨、张二禾、来卓元、殷会佳等五位在读学生以及设计组织老师于春燕、刘洋)放下自己手中的所有科研任务,全身心策划并指导了这次活动。
  1月25日上午8:30活动开营,科技俱乐部周琳秘书长简短致辞,告诫同学们珍惜机会,用心坚持,全力以赴投入。昌教授做了半个多小时的讲座,以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概括出生命科学11大主题,并把生命科学的主题与几十年诺贝尔奖方向对接,让学生们了解并懂得了生命科学的本质与研究前沿。目标明确后,活动便有序展开。

北大生命科学院蛋白质科学实验室昌增益教授作开营动员

  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前期准备充分:活动前一周,昌老师团队便精心设计并下发探究任务“ 牛奶,豆浆,鸡蛋清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各组分具有何种性质和功能?”,同时要求学生独自设计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案以备进入实验室进行鉴别。任务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每一位学生都是做足了功课,带着自己的多种设计方案走及实验室。

第三组组员们与导师对课题方案进行改进完善

  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二是过程团队作战:前期任务是昌老师团队设计;开营式后的活动过程是,全员分成5个小组,不同学校分别组合成5只小团队,昌老师的5个学生承担小导师的责任,小导师悉心指导中学生,建设小团队;最终评价是由8位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完成。三组团队聚焦学生,帮助学生感受团结合作,互助提升的魅力,理解贡献想法,分享智慧的快乐。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体会到个人设计方案的局限性,集体讨论合成最优方案的必要性,合作中生生、师生之间的情谊,不知觉中融入每一个生命。 

第二组组员们测量实验中的样品


 
第四组组员们在实验间隙与导师沟通记录实验过程

  此次活动的亮点之三是评价阵容强大,1月27日,活动进入成果汇报阶段,汇报形式最终采用了每位同学独上讲坛,俱乐部聘请了8位教授(北大生命科学院昌增益、秦咏梅、郑晓峰,北师大生科院辛明秀、魏群,首师大生科院张爱兵,中科院微生物所姜成英,北京化工大学黄雅钦)共同面对每一位学生,听学生汇报并提问点评,专家们从上午8点半到会场,一直坚持到18点多,学生们的想法、实操、表达,让专家们感受到中国科学后继有人的喜悦,导师们严谨、平和的倾听与点评,让学生尽请享受了紧张转化为成长的快乐。

第一组同学作报告,各位专家点评
 
第五组导师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器材使用方法时组员及其他组同学旁听

  活动让学生们经历了做凝胶、跑电泳、浓度配比等跨越式学习,经历了发现问题、生产错误、讨论修正、存留遗憾等多样过程,懂得了饱满的热情及全力以赴的行动是对机会最好的珍惜和对导师们最深挚的感恩。活动最后,昌教授鼓励学生们要为国家走向科技强国不懈的努力,周琳秘书长强调,机会永远给有准备的人,希望同学们时刻准备着。活动在深深的感恩和深度反思中结束,也将是同学们走进科学世界的新的启程。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