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2017-2018学年度科技俱乐部科学名家讲座 – 周忠和院士

时间:2017-12-19来源:作者:

  2017年12月17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了2017-2018学年度的第 三场科学名家讲座,邀请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做“为什么要研究古生物”的报告,来自全市15所科技俱乐部基地校的210余名师生兴致勃勃的聆听此次报告。

  周忠和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院士热心于科普事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公众日益浓厚的自然科学兴趣,推动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周院士通过《科学》杂志上“精美的中国化石为生命史书增添了新的篇章”的标题开始了他的演讲。

  动物胚胎化石、鸟的卵泡化石、翼龙的胚胎和蛋化石、…,周院士通过PPT,让同学们观赏着精美保存的化石;给同学们讲着带羽毛的恐龙 - 中华龙鸟令人震惊的发现;泰山、黄山、…,通过名山大川的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岩石的三大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高山栎-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发生在二叠纪、白垩纪等的5次生物大灭绝;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地层越老,所含化石越简单,反之亦然;不同时代的地层有不同的化石组合。古生物学对于地层学、煤/石油/页岩气等矿产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环境学等都有贡献;地球的生命故事就书写在岩石之中,这本历史之书已被撕碎揉烂,仅存的几页也散落四方,然而,它终究还在那里,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清晰可读,古生物学家们不知疲倦的拼凑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演化证据。周忠和院士在讲座中告诉同学们,古生物学就是研究化石的科学,古生物学作为地质学乃至地球科学的一个基础,它的生物学研究意义在于撰写“生命史书”,回答“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往哪里去”的问题,并成为支持达尔文进化论的直接证据。

周忠和院士对青少年们的寄语


  周忠和院士的报告进行了一小时,在座的同学们兴致勃勃的聆听着报告,所有人都为周院士演讲中所涉及的古生物所吸引,阅读着生命演化这部厚厚的历史之书。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不少同学纷纷向周院士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野外调查中,您怎么知道哪里有古生物化石?”、“目前已知最早的化石是什么时候的?”、“化石研究分析有哪些方法、需要哪些素质?”、“您在科研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突破的?”、“如何通过古生物化石推断古环境?”、 …,这些问题反映出同学们对所听报告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周院士就这些问题作了非常耐心细致的解答,互动交流时间达50分钟之久,仍有不少同学意犹未尽。

   作为热心科学传播使命的科学家,周忠和院士在留言簿上写下“学古思今”四字作为对科技俱乐部同学们的寄语,使得参加本次讲座的同学们真切的感悟到周忠和院士通过做出好的研究成果、牢记科普的责任而对“古生物研究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本次活动中,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同步进行了现场云直播。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