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科学名家讲座--朱邦芬院士
2010年12月26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名家讲座在中国文献情报中心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作题为“从一批物理学大师的成长谈治学创新之道”的报告。俱乐部基地校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名家讲座。
朱邦芬院士作报告
朱院士的报告,首先对“近30年来我国为何培养不出一流杰出人才”,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朱院士讲到我国现在的大环境,都是急功近利的,长期以来的观念则是服从权威、尊重师长,抑制了批判精神。我们的教育更偏重于知识的记忆、传授和积累,而不是思考、质疑和创造新的知识。而基础研究优秀人才的基本特点却是: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高度自信心、及韧性。
朱院士回答学生提问
反观建国初期,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14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办者叶企孙先生,更是亲自教导过其中的10位,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而叶先生的教学思想就是“只授学生以基本知识、理论与实验并重、重质不重量”。“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也提出:“善于学习和高度自信是富于创造力人才重要的品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先生也提出:“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
同学们积极提问
朱院士通过对这些科学大师学习与创新理论的讲解,为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学习--对于天资优异的学生,学习更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未知世界;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应得到充分尊重,学习贵在主动,越优秀学生,越要主动学习,教师越要“松绑”;学习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要有仰望星空的闲暇和兴趣,要彻底理解驾驭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积极提问
如何创新--青年是原始创新最好的年龄,也是学术风格开始形成的年龄,关键要建立自信心;任何年龄都能创新;好的学术环境对于创新的重要性;应用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疑难问题是创新的机会和挑战;反复比较中创新,锲而不舍;做到三个善于。
朱院士报告后与同学交流
我们在座的中学生,正是学习与创新的黄金年龄,通过聆听这个报告,希望同学们可以正确的对待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提问题,做一个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