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2009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利用国庆假期,组织学生会员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四川汶川八级大地震灾区野外科学考察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学术指导导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付碧宏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忙,并放弃假期与师生们一道前往汶川地震灾区,给予此次科学考察活动全方位的指导。此次科考活动中,带领师生前往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脉和四川盆地了解和认识其特有的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及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等,让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在震后艰苦的考察环境中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
全体师生在小渔洞大桥地震遗址前合影
几天的考察活动,围绕着探索汶川大地震的地质背景、地震灾害、次生地质灾害及其对地形、地貌、水系特征的影响、及其大地震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逐步展开(考察思路见图2)。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考察了位于5.12大地震断层带的彭州市白鹿镇、小鱼洞镇的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断层、滑坡、崩塌、建筑物的破坏等)和龙门山脉的地貌特征;考察了位于5.12大地震断层带的虹口乡深溪沟的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断层、道路的破坏等)和对紫坪铺水库、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的影响,参观“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深钻”等等。其主要内容如下:
1、震后“新加坡”
第一次见到震后形成的“新加坡”(因地震断层而形成的陡坡),当看到眼前普普通通的“土坡”时,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它和“新加坡”联系起来,它看上去和正常人们修路时留下的坡没有二样。在考察过程中,大家一起对“新加坡”的隆起高度、地震断层带走向进行了考察和学习。
师生们在彭州市白鹿镇一带的地表地震断裂带--“新加坡”上
同学们正在学习野外观察的方法。运用GPS定位:N31°12.842’/E103°54.917/941M;运用地质罗盘确定地震断裂带的走向:N40°E;在野外记录本上记录 “新加坡”垂直抬升与地震断裂带的走向。
2、见识“最牛教学楼”
这栋教学楼坐落在白鹿镇中心学校内,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条地震断裂带刚好在两栋教学楼之间穿过。虽然地震断裂造成“最牛教学楼”整栋楼地基被抬高了近两米,而楼体并未出现任何断裂,窗户玻璃的损坏也只出现在一层,二层和三层的设施几乎完好无损。而位于地震断裂带上的教工宿舍已经全部在地震中夷为平地,只留下一片废墟。这不禁启示我们,在修楼、建房子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建筑的质量,更要充分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合理地避开断裂带进行建筑选址,才能更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中右侧的教学楼为“最牛教学楼”(发育在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两栋教学楼之间的N50°E走向地震断层陡坎,高约1.8 - 2米)
付老师为师生们图示地震断层的形成机理和展布方向
3、感受“小渔洞大桥”
在小渔洞大桥前赫然竖立着“5.12”的纪念牌(见图1),让人感到揪心,能深切体会到当时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地震发生时,桥面在地质作用下受到挤压抬升并左旋三十厘米,桥墩的钢筋被扭曲,桥面断裂,整座大桥在地震中基本上被分为三段。
小渔洞大桥在震后桥面被挤压抬升,同时发生30cm的左旋水平位移
付老师绘制的小鱼洞大桥挤压和水平位移示意图。
4、站在“深溪沟倾斜的路面”上
来到深溪沟,可清晰地看到震后变形的公路,坡度依然有30度左右,若是平衡能力稍差点的人,估计想在上面行走是件非常困难的事。陈经纶中学的张毅同学对此感触颇深,他在总结中这样写到“我们去虹口乡考察断裂的地带时,远远的山峰上的垭口正对着眼前倾斜30余度的路面。路边倾斜似醉汉的树木,歪在路中央的汽车似乎都在讲述着地震发生时惨烈的情景。我们走上斜坡,感受那断裂带以及许许多多鲜活生命的气息。”
倾斜的路面(断层走向N55~60°E,坡度30°)
5、了解汶川地震断层科学深钻
考察过程中在付老师的精心细致安排下,我们非常有幸地邀请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