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俱乐部新会员采访王绶琯院士

时间:2008-03-10来源:youthclub作者:

  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即将成立10周年之际,人大附中范克科、孙欣老师及科技俱乐部会员、校报和校电视台的四名同学一道,在北京青少年俱乐部周琳老师、王妍老师的引见下,来到王绶琯院士的寓所进行采访。此次访问正值新春时期,同学们除了要对王院士进行全面了解外,还为王院士带来了新春的问候与祝福。

  下面,让我们跟随着同学们的思绪和镜头,一同走进这位可敬的老人。

师生与王绶琯院士合影

 

采访后记--访王绶琯院士
文/姜宇晴

  在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温暖地从窗子里洒进来,十分惬意。在王院士的家里,我们愉快地度过了两个多小时的快乐时光。初见王院士,我们就立刻感到他是一位非常亲切、慈祥的老人;清晰的思路,硬朗的身体和充沛的精神使我们丝毫看不出他已到了85岁的高龄。一进屋门王院士就亲切的招呼我们进屋坐下,还准备了水果,他更像是一位普通的长辈,没有丝毫的架子。

  王院士是一位十分健谈的人,我们本来列举的十几个问题只问了三四个,王老却随着这些话题侃侃而谈,竟几乎覆盖了我们所有的问题。(我们虽然为白准备了问题而有些遗憾,但这让我们很佩服王院士这种侃侃而谈的能力)。也许是身为科学家的原因,他的思维很活跃又不乏条理,让大家听得饶有兴趣。从家乡福州,到自己在马尾军政学堂、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的学习,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在那样的年代,当大批的福州人因为穷困被迫向外走,到南洋去开始新的生活时;当抗日战争将大陆置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一个人能够在学校里读书的幸运。对于我们的“放弃造船而转学天文的原因”的问题,王院士感慨地说:“当时能够上学就已经是很不易的事情了,所以走了弯路最终才主攻天文,那时有时靠的就是机遇啊。”

  对于现在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王院士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更加注重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打好基础;要善于应用知识,却不要拘泥于表面地、牵强地联系实际。王老非常强调做习题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应用知识的一种方式,就像打游戏机,遇到不会的题经过思考做出来就像是过了一关,这样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有积极性才达到了真正的目的。(不过小编认为这种境界实在是太难达到了,同学们前面的路还很长…),同时学习是一个从巩固到发挥,再到超越的过程,同时与科学研究一样,也需要想象力,多学科的贯通,对知识的要求也是不单一、综合的。另一点一定深得同学们认同的是,王院士同样反对应试教育和竞赛教育,他解释道:我并不反对竞赛,因为这是检验自己水平的一种方式,但是功利的为竞赛、做科研而学习,都是不提倡的。

  提到科技俱乐部,王院士认为它起到了一个平台和桥梁的作用。通过参加科技俱乐部,对科学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和高水平的科学家们交朋友,也为以后想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起到一个带路的作用。这是对同学们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是大家在高中生活中难得的经历。

  最后我们请王院士对着摄像机给同学们说几句寄语,王院士仔细的想了想,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想好,他说:“要是坦率地说‘我今天和你们聊得很愉快’、‘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科技俱乐部’这都可以,但是我又不是什么领导,实在不知道怎么和你们说什么希望的话啊,很不自然”。于是我们也没有再坚持,虽然这成为了一个遗憾,但是王院士的朴素、谦逊和平易近人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平凡科学家的质朴的印象。

王院士与同学们亲切地交流

记访王绶琯院士
文/李泰伯

  当我们一行从那温馨敞亮的客厅中走出,电梯缓缓合上的门页渐渐隐去了王老那和蔼的面孔时,原本颇有几分紧张的我,真的感到不舍了。不舍那在中关村闹中取静的居室,更不舍这位年逾古稀而风范不减的学术界泰斗。

  在步入他家的一刻,两位老人含笑的目光中透出的亲切慈祥消融了我心中大半的羞涩。又看到茶几上摆好的黄灿灿的香蕉和已经削好又用保鲜膜细致地包好的块块苹果,还有一瓶瓶果汁整齐地放在我们每人的座位前,我真的非常感动了。

  采访的内容我已经记不全了,但永远都会令我铭记的,却是王老作为一名科学家,所拥有的独到的国学情怀。

  听说是王老的生日,又了解到王老对于诗词情有独钟,采访前我绞尽脑汁添了一首《水调歌头》,同行的仲添也写了首诗,以共同赠予王老。当我们递上工整抄好的两份文字的时候,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更多了一分惊喜。但见他摘下眼镜,将我们的诗作移近了开始细细地阅读。时而点点头,时而会意地笑了笑,时而又敛起了笑容,倒引得我们面面相觑起来。王老认真地读过,便抬起头,连连说:“把名字留下,把名字留下。”于是我们恭敬地提上了名字,注上了学校,心里还是总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

  “我第一首得意之作是在十七岁写成的,”王老又以他一贯和蔼可亲的语调向我们说,“比你们大一岁呢。你们对诗词感兴趣,这很好啊。”在科学界,王老的诗词造诣是出了名的,前不久还出版了诗文自选集《塔里窥天》。这细腻的情思,大概就是得益于王老少时广泛的兴趣吧。他接着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作经历,还有诗词的用韵、结构等基本知识。他讲的十分细致中肯,彰显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使我们一时忘记了他是一个将目光聚集在浩渺的宇宙中的天文学家。“诗词重在欣赏,”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眼神中似乎充满了期待,“你们要多读多看。这样吧,下次来我检查你们各背50首诗词!”引得我们都笑了。

  人在对比今昔的时候总会有非常深沉的情感。我不知道此刻王老是在回味自己的经历,还是在咀嚼我们的诗句。但无论如何,王老那种对于文学的热爱、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还有那对于我们晚辈的关怀,我们早已感受到并为之深深感动了。面对如今如此丰富的学科内容,王老无疑为我们协调自己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王院士送给同学们自编的《塔里窥天》一书并签名留念

『快镜头』
文/仲添

  这是一次看似严肃的采访,王院士的科学精神以及为科普教育做出的贡献令我们为之震撼。然而,王老的平易近人,严谨求实与幽默风趣也使这一采访不乏一些有意思的片断。

NO.1  疯狂的转折词
  “我的天啊,差不多该说完了吧。”我心里暗想。可王老一声“但是”,希望顿时破灭。和另一位同学相视苦笑,原来大家都是这种反应。要知道王老85岁了,回答该问题已是半个多小时,其中只有一个转折词,这意味着王老的此次发言还将延续15分钟……

NO.2   “不说了!”王老一拍桌子…
  采访的最后,我们希望王院士能对着镜头说几句总结的话。
  “就像主持人那样?”
  “对的”
  王老坐着沉思良久,我们在一边考虑录的时候是否要站在王老旁边(好傻~~)。
  “要不我还是不说了,又不是当官的。”
  “您就像爷爷跟孙子说话一样就成了”
  “我说什么呀,希望大家都来搞科学…”
  “您就说说您对所有中学生的希望,就像您刚才说的要忠于自我。”
  “我不能说大家都要做诚实的人,好像大家都偷了东西似的。”
  王老似乎又想了很久,很有魄力地一拍桌子,“不说了!”

NO.3  我是王老的老乡
  一开始,采访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才好,没办法,就套近乎吧。“您是1923年出生?”“对”“在福州?”“对”“啊,我也是福州人”“是吗?那考你说三句福州话。”(王老很兴奋的样子,套近乎成功!)“seibong(吃饭),kaokao(睡觉),yima(妈妈)。”“不错,合格了”王老开始大谈福建怎么怎么好,啊,我们福建就是好啊。

NO.4   批竞赛教育
  “竞赛就是一次水平检验,我们不反对竞赛,但我们反对竞赛教育。若只强调竞赛教育,学生就会….(我不多说了)。”平时搞竞赛的泰伯同学表情怪异,其余人暗笑…

NO.5 “什么联系实际,不要信他们的”
  谈到现在的教育时,王老说“有些人总强调联系实际,不要信他们的,学生们怎么会连这点联想能力都没有呢。”唉,不知初三的同学们会不会有所感慨呢。

NO.6   赠书
  虽然是一位科技工作者,但王院士却对古诗词颇有研究,还出版了自己的文集《塔里窥天》,在采访的最后,他送给我们这本文集做纪念,并一一为我们写了赠言。令我们感动的是,由于印刷时书的序言部分有一点小错,王老便很仔细地确认每本都改过了,才肯交给我们。

NO.7 
  王院士在采访中提到: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忠于自己,有自己的价值观,永远不能放弃求真,不能投机。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概括出了王老所坚信的人生哲理吧。

分享文章至

附件:

    Copyright@2006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