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2008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评议会

时间:2008-11-18来源:youthclub作者:xuan

  2008年度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的“科研实践评议”活动于2008年10月25日?26日,在人大附中新教学楼七层会议室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参加评议活动的学校增加到14所,学生曾加到34人,共涉及14个学科31个项目。


 
  2008年度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的“科研实践评议”活动于2008年10月25日-26日举行

  两天的评委共涉及院士8位(王绶?院士、王乃彦院士、林群院士、匡廷云院士、黎乐民院士、钱易院士、周立伟院士、严加安院士);来自各个大学、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员共37位;中科院科普领导小组丁颖主任、北京市科协吕家香副局长、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李海宁部长、出席了评议会。


评委们在专心聆听学生的陈述

  此次活动是中学生们对科研实践活动的一次总结,也是为科学家对青少年科研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提供了一个平台。科研实践评议不与“应试”或“应赛”挂钩,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答辩的时候放松地、以更好的状态与专家们交流学习。出席评议活动的评委们也都是相关专业的院士与专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同学们提出最精准、最专业的意见。   

 
 
 
 
同学们在评议中做答辩陈述

  通过这次评议活动,每个同学都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同学们评议后谈到:科研实践活动锻炼了我的各方面能力,使我怀着一颗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来自专家老师的意见让我对我的研究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让我在尝试表达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我非常欣赏这种形式,也非常感激这样的机会。也有同学说到:科研实践和评议的经历让我有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起点。有了评议经历,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帮助。科研实践评议活动为同学们的实验提供宝贵的机会去接受专家老师的点评,分析出潜在问题,提供新鲜思想,对他们的研究也会起到很大的助力。

 
王乃彦院士                              黎乐民院士
 
       王绶?院士                              严加安院士

  这种与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在未来的科研的道路上,节省了很多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更快的找到方向。而评委对同学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量都感到非常惊讶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周立伟院士是第一次参加评议会他兴奋地说“没想到现在的中学生水平这样高啊!有几个同学的论文答辩思路非常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题目选得也好,有创新,敢想,敢干。真为他们高兴,也为咱们的国家有这样优秀的年青人才而高兴啊。” 院士们和教授们普遍认为:同学们通过“科研实践活动”体会了做科学研究的方法。因为中学生知识水平的局限,不可能做更高深的研究,但学到了方法,将来当他们上大学、读研究生时就会比其他的同学有优势,也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启发、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这就是学生们参加此活动的目的,也是我们举行此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主任王绶?院士说:我们的活动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心智,通过科研工作发现高素质、有潜力的学生和适合做科研工作的学生,为大学及国家提供优秀人才。王先生还说:希望我们将来开评议会时,有知名大学来招生。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一定能够发现真正的国家栋梁之材,改变现在的一次考试给学生定终身的现状。

 
匡廷云院士                周立伟院士
 
钱易院士                林群院士

  当然,通过这次活动专家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即:指导导师还应该加强指导。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研工作,一定要教给他们正确的工作方法。从独立思考问题开始,尽量不要只是给他们一个题目让他们去做,要启发他们的思路,交给他们怎样设计题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是否行的通。教他们方法才是最主要的。有的同学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研究目的不明确也没有新意。在做研究工作之前,确定研究目的非常重要,只是做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意义不大。要指导他们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没有想过的工作。

  再有,专家们还特别提到:科学不能用“可能”。要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也是需要指导导师们要注意去引导同学们的一点。要教会他们做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指导导师们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教给同学们科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尤其要用各位科学家的亲身经历给他们指引一条通向成功的路、一条成为栋梁之材的道路。


导师们正在做最后的讨论,评定同学们的评议结果

  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可以带着专家们对所寄予的希望,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定、坚强的走下去,相信有这么多科研人员和导师们的陪伴和指导,他们会成为我国未来优秀的科技工作者。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