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2008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校园科普活动阶段讨论会

时间:2008-07-14来源:youthclub作者:

  2008年7月5日,在东城区科技馆三层会议室召开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校园科普活动”阶段讨论会。会议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周琳秘书长主持,俱乐部主任王绶琯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尹冬冬顾问以及来自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京一六六中等11所学校26位老师出席了会议。

7月5日校园科普讨论会在东城区科技馆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第十二中学的老师首次参加了会议,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四中、北京一六六中学增加了参与教师,这证明“校园科普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

王老出席并进行了发言

  会议首先由王老针对校园科普的意义和课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校园科普活动”是为提高国民素质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要惠及全民。“校园科普活动最好在初中进行,”不仅要让同学们获得知识,更要让他们拥有追求知识的自觉性。

  “校园科普活动”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创造一个科学、准确、及时、易于接受的成果;第二是将成果规范化,保证最困难的地区也能适用。活动要解决三个问题:怎样增加原创,怎样使用原创,怎样规范化。

  近期的宏观课题目标是用一个学年时间完成全年级“校园科普活动”,将会有8个不同选题在校园中展演,增强校园的科学气氛。稍远一些的课题目标是试点学校三年连续进行“校园科普活动”,使每个初中毕业生在他初中时期的三年里都参与其中一个选题的展演和其他23个不同选题的观摩。

各校老师互相交流“校园科普活动”心得体验

  师大附中、怀柔一中等近期新加入“校园科普活动”学校的老师积极询问了一系列关于“已有选题、课时安排、课堂操作、展板制作、学生汇报、评价验收”等多方面的问题。周琳老师、李伟老师和赵丽娟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作了详细解答。

会议最后,尹冬冬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尹冬冬教授谈了自己对“校园科普”的理解。她认为,“校园科普活动”意义重大,在教育资源差异地区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资源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适应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她倡导学生间的互相帮助,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教师在活动全程要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作用和把关作用。

  她将原创工作总结为“五个一”,即一个班、一个学期、一个课题、一套展板和一次面向全校的报告,谈了自己对辅导材料、参考资料要求的理解,强调了材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此次“校园科普活动”阶段讨论会开得非常成功,现在有4个成熟的选题可供挑选,希望各个学校尽快反馈选定的课题,提交完整的计划。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