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2012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迎新春导师座谈会

时间:2012-03-19来源:作者:

  2012年1月8日,2012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迎新春导师座谈会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举行,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常务副主任季延寿主席主持了会议,俱乐部主任王绶院士、王乃彦院士、郑哲敏院士、周立伟院士、黎乐民院士、吴岳良院士及来自中科院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俱乐部学术指导中心44名学术指导导师出席了会议,11名俱乐部老会员参加了会议。


2012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迎新春导师座谈会顺利召开

  会议首先听取了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秘书长周琳老师就2011年俱乐部活动进行的全面详实的总结报告。俱乐部在落实各项工作基础上,扎实围绕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自2010年起俱乐部首次采用由学校首先推荐学生并注明学生兴趣方向,再定向推荐到研究所的进所方法,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指导中心资源,这一方法在2011年底的进所情况反馈中看到了显著的效果。俱乐部还在2011年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进行了第一年的合作,开展与以往不同的“科研实践活动”即“学生认真推荐-物理系导师亲自面试-导师与学生见面-活动中期总结交流-活动效果汇报”的一条龙式进所方法,让俱乐部在同学进所的前期、中期、后期都更好的跟踪、引导以期得到更好的效果。


导师们认真听取周琳秘书长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为了扩大导师资源,俱乐部在2011年新增了学术指导中心和基地学校,在北京由城市发展到郊区,门头沟也有我们的基地学校,王绶?院士亲自去给他们授牌。并且在2012年的导师会上,王绶院士、郑哲敏院士、周立伟院士、黎乐民院士还为俱乐部新增的三所指导中心?中科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材料研究所献学术指导中心牌,至此俱乐部学术指导中心增加到103所。


四位院士为俱乐部三所新指导中心献牌

  其后的会议上,俱乐部改变了以往导师会的模式,采用了随意发言、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各位导师畅所欲言、提出对“科研实践活动”的建设性意见。中国气象局的乐贵明研究员讲述了自己带领学生研究太阳爆发的案例,虽然没能得到什么奖项,但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翟文学研究员说到,科研实践活动,就是要争取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科研场所,让他们体验、感受真实的专业科研机构的情况。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付碧宏研究员也赞成这个观点,他认为科研实践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思维,如何思考问题,这样将来不管从事什么研究,都能从兴趣出发。在科研实践活动的建议上,导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提出,导师不是百科全书,不该仅仅是回答学生们的疑问,最好的方法是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并且让中学的辅导老师一起参加,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辅导和指引。北京师范大学11位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他们是科技俱乐部导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就如何把俱乐部做大做强提出了多种建议,考虑了从中科院所,大学院校等多方面力量来壮大俱乐部。此外,已经上大学的俱乐部老会员们,还畅谈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及自己对科研实践活动的思考。


俱乐部学术指导导师热烈讨论发言


俱乐部老会员发言

  其后,各位院士们各自发言,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科技的理解或理念;黎乐民院士强调了,参加竞赛,不可太过注重前沿,忽略了基础,中学生的基础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院士谈到了启蒙思想的重要性,应该让思想更自由一些;中科院卡弗里所吴岳良院士做为卡弗里理论物理所的所长,为大家介绍了卡弗里所,并讲解了卡弗里所与中学的合作项目;俱乐部主任王绶?院士谈到,俱乐部鼓励学生、给学生创造机遇,没有统一的方法,但要有统一的思想和原则,把科学和崇高的价值观联系起来,让同学们忠于科学、在人生的中学时代,就埋下诚信的种子;最后,中科院原子能所王乃彦院士大力赞同了王老的观点,他认为我们的科技不该是功利性的,培养、造就真正的青少年人才,为他们创造机遇,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献身科学,是科技活动的宗旨。

  在院士和导师们的共同带领下,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走过了一个个寒暑,而一年一度的导师会,更是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之时,今年的会议,也同样为俱乐部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引领意见,相信有了这些科学家的引领,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会走得更深、更远。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