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俱乐部老会员杨远同学回国探望王老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里,留学美国假期归来的俱乐部老会员杨远同学,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了王绶琯院士家,看望曾在高中时期提供他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机会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主任王绶琯院士和周琳秘书长。
与王老和周老师的促膝交流,亲切之情溢于言表,生动的画面令人感动,全然没有师生间的拘谨而更像是朋友间的相聚。现就读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后的杨远同学,在学业上一直颇有发展,在回国期间得到北大化学院一位教授的青睐,希望接收其回国发展,而麻省理工学院的导师非常希望他能得到副教授职务后再回国。面对这样两个同样优等、难得的机会,杨远非常想向王老这位德高望重的、高瞻远瞩的科学家请教。王老认真聆听并详细问询了杨远的想法,从国内外科学发展的状况到学习的环境乃至进步空间等方面,为他权衡利弊以期其能有更长远的发展并在科学上有更高的建树,为他如何做选择提出了有利的参考,王院士衷心希望他能在高手较多、容易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地方获得更大的成就后再回到祖国。
面对学生会员流失严重的问题,王老甚是惋惜,尤其是人才(科学苗子)的流失,大家就如何将国外的俱乐部会员团结在一起展开了畅谈。在国外,很多老会员之间仍有着或紧或松的联系,杨远一直与洪暐哲、王思远、王若思、刘翀、藏充之等老会员他们之间有着联系,他们依然成为一起谈科学、谈人生的挚友。这些学生中有哈佛的博士、博士后,有加州理工的博士后等,他们的成长给了俱乐部很大的鼓舞,无不为这些优秀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老会员们在回国的时候都会抽出时间看望王老,但毕竟大家回国的时间不一致,相聚一起较为困难,基于杨远同学提供的这些信息,给了大家启发,共同探讨能不能将国外俱乐部的会员们不定期的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既可以让身在异乡的同学们更亲近,增强俱乐部的扭带作用,又可让同学们在一起可以有碰撞思想火花的机会。
大家意犹未尽之余,年过九旬的王院士提出,无论什么时候俱乐部都愿意做老会员们的坚实后盾,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最真诚的支持。对此周琳秘书长表示了热烈的赞同,并趁势与杨远同学商量了在国外组织老会员相聚的事宜、细节和要求,期待他回麻省理工学院后积极组织活动,尽早将俱乐部的老会员们凝聚在一起。在和谐的氛围中,一上午的时光悄然过去,在恋恋不舍中大家相互道别,并期待下次的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