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科技俱乐部会员参加第五届东盟10+3教师科技活动论坛与青少年科技冬令营活动

时间:2014-02-21来源:作者:
  2014年1月24日至2月1日,在中国科技部的支持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组织来自两所基地学校北京101中学和北京师大二附中的9名师生参加了在瑞典纳卡举办的第五届东盟10+3教师科技论坛与青少年科技冬令营活动。
  这个活动2010年缘起于韩国,每年一次。前四届一直以夏令营的方式在韩国举行。今年冬季,首次走出韩国,在瑞典的纳卡举办。每届活动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各国学生围绕着这个主题共同进行探究与研讨,各抒己见,深入交流,旨在实现各国青少年的文化交融与学习交流。今年瑞典冬令营是关于海洋环境的主题“Thesea---tobeornottobe……”,主要围绕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有毒物质和垃圾、水体的富营养化、领海主权和相关法律、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展开学习与探讨。
  无纷争、无拘束、无功利、无国界,人人平等、团结、友谊、合作的青少年冬令营活动令人受益匪浅。该活动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参观博物馆、聆听科普报告。具体包括:参观瓦萨博物馆、斯堪森露天公园兼博物馆;聆听科普讲座:《过度捕鱼》、《关于渔业的政策》、《水面之下》、《从海上来的蛋白质》、《对中国南海的声明》。第二阶段,各国进行海报展示、讲演ppt。来自9个国家分11个内容进行海报展示,新加坡(海洋生物入侵的影响),泰国(过度捕鱼甚至争先捕鱼),瑞典(上下颠倒的海洋效应、深层海水生物的氧气消耗),中国(水体富营养化、海洋垃圾现状),马来西亚(海洋毒素探究),文莱(海洋资源利用的伦理),越南(海洋资源利用冲突),韩国(海洋碳库和海洋酸化),印度尼西亚(全球气候变暖与海洋)。项目由当地纳卡中学学生进行评价。第三阶段,合作讨论。9个国家的学生,打乱组合成新的11个小组,进行不分国界的课题合作研究,重新讨论上述的11个内容。新的小组将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制作ppt并演讲。第四阶段,海洋日展示。活动官方对11个课题进行了录音,并将六月份世界海洋日给予评价和展示。

  冬令营精彩纷呈,每个学生在全程参与,全心投入的同时,也都收获了自己的感悟。
  张雅榛同学在与国外学生交流中,不断反思,找到未来努力的方向:“为期一周的瑞典之行,就像是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我看到了外面的天空。在和各国的同龄人一起展示海报,讲演课题,聆听讲座,参观博物馆,探讨方案,制作文稿的过程中,在与他们多方的比较中,我感受到了自己面对外来文化时的渺小,自己知识储存的微薄,通过比较自己与东盟各国顶尖青年的优势劣势,我更全面的认识到了自己,也确立了自己未来努力的目标,可以说,这次的交流之行,带给了我一个从更广阔空间重新定位自己的机会。”

  吴梓曼同学在海报展示中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每个国家来的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大家用英文交流都很畅快,课题也都准备的非常精心。每一组上去展示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幸运的是,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组的海报使用实物展示,得到那卡中学学生的好评,并拿到了海报奖。组委会还给我们准备了很多精彩的演讲和丰富的参观交流活动,帮助我们用更多的方式、更全面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于国斯颖来说,这是她是第一次参加交流活动,首次离开家,不免有些不适:“由于环境的不适,屋内气候干燥,第二天早上一起床便有汹涌的鼻血从鼻子里涌出,吃完早餐后脑袋还有一点烫。但是为了保障活动的顺利完成,我便匆匆吞下几片药片,踏上了征程。终于带病咬牙完成了ppt展示,并听完了3场讲座。”参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
  跨界合作、拓展思维是本次活动最大的特色,段兆轩在参与跨国合作展示活动的感受中说道:“整个冬令营,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跨国合作的presentation准备,和外国的同学们合作,在短短的一天里完成了一个六分四十秒的展示,还进行了讲解录音。说实话,这个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有难度。”“但是当我和同学们开始在一起合作时,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新加坡的ChinLeong,韩国的Yujin,泰国的Kun,越南的NhuAnn,文莱的Aziz,马来西亚的Nhuru,瑞典的Benjamin和Kevin,印尼的Adarma和中国的我在一起紧密合作,终于在当天晚上完成了这个presentation.经过一天的努力,虽然十分劳累,但是还是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的。”“与外国学生进行交流的这种经历也是十分珍贵的。通过与外国学生的交谈,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了解了许许多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如各个国家的学生的生活。这种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起工作与沟通的经历,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难忘的体验。”郝睿也有同样的感受:“对于合作交流,每个组员要团结一致,只有彼此充分了解对方,才能更好的分配任务,才能更快速,更高质量的地完成任务。展示完PechaKuchaPowerPoint后,登上Poul的Facebook才知道他很善于画画,我觉得没有在PechaKuchaPowerPoint上用上他的手工画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在中国代表队的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肖雨涵深刻体会到代表团内部的团结合作,特别是技能拓展活动中,“排队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了解队友,还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排序,这就需要团队精神了。而在翻毯子时小组中的成员更是缺一不可……在合作中我体会到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每一个成员必须紧密合作。”
  对于海洋科学,吴梓曼深刻体会到“我们的海洋,不仅仅是我们在aquaria看到的那样,那些懒洋洋的海星,平静而旺盛的珊瑚礁,那些悠闲自在的鲨鱼。不,它们原本应该在一个充满不定的环境中,会对温度和酸碱度异常的敏感,它们会面临许多的威胁,它们努力地争取存活的机会。我很开心地发现自己不再想像一个游人和过客那样经过这片美丽的蓝色,我和我们真的想开始有所行动,我们不怕尝试和创新,我们因为对海洋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向往相聚在一起。”
  张无为同学参与到了“走进瑞典家庭”,体验跨国家庭的生活。“我们有幸进入了同组瑞典学生的家庭。斯德哥尔摩人口不很多,所以住所大多是独栋的两层小楼。小楼面积不大,刚好住下五口人。从他的屋子里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很支持他的业余爱好——工程设计(我不知道专业的词汇)——屋子里摆满了他自己制作的各种机器,主要用到了物理中的杠杆和滑轮。我想,如果每个家庭都这么个人兴趣的培养,那么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就能初步实现了吧。”在瑞典,家庭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而不是应试能力。这或许是中国家庭教育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国际联谊会上,张无为深深感到“原来每个其他国家在学校都会学一些民族舞蹈(也有临行前现学的),我自认能力广泛,却还是没有外国的朋友们多才多艺,最终我们也只是唱了三首歌草草了事。后来闭营式的时候,由学生们组成的流行乐队为我们做出了表演,其精彩程度直指专业级别。后来我才明白,很多国家的人文素养都是要比我们强的。”
  整个冬令营活动历时9天,同学们交流了科学,收获了友谊,对于海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国斯颖说,“这次瑞典之行,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感谢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活动交流的机会,这种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不但提高了我们的科学素养,还充分培养了我们与人交流合作的技能。让我们在这短短7天的时间里,快乐地成长。”吴梓曼也感悟到,“如果没有这次机会,我们或许都不会这样深刻的想这些问题,纵使他们迫在眉睫,纵使他们每时每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坐下来努力地查着资料,看着前人走过的路,看着那些已经摔过的跟头和没有尝试过的选择,我们终于也变得像关键决策者那样慎重而多虑,仿佛我们的选择,真的会影响到这个世界未来的什么。”

  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对于海洋的热爱得到了升华,肖雨涵说:“通过这次活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对海洋认识的转变,从理所当然的索取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保护海洋与海洋中的每一个生命。我们人类并不比任何一种生存在地球上的生命高贵,也只是自然中的一环,彼此是平等的,不能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肆意妄为。而自然中的人为破坏也会导致食物链的毁灭,地球上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保护海洋,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创新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目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对海洋的热爱。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撰稿人:马丽霞、胡红信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