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2019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第五场老会员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20周年纪念活动 -- 老会员学术论坛(第五场)”8月9日上午在人大附中成功举办。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学术导师、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杨泽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北京邮电大学周晓光教授、张莉莉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吸引了43名对医学感兴趣的科技俱乐部基地校会员参加。周葳、孟梦两位科技俱乐部老会员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杨泽教授首先介绍了组织老会员学术论坛的背景情况,科技俱乐部成立20年来致力于在科学家与青少年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优良的科学环境熏陶,激发同学们潜在的科学禀赋;举办老会员学术论坛旨在搭建“以科会友”的新平台,通过新老会员交流、分享科研过程和成果,拓展视野、激活智慧。
周葳中学阶段就读于人大附中,2001年加入科技俱乐部,先后在清华大学、协和医科大、瑞典林雪平大学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卡罗林斯卡附属St Erik眼科医院工作;孟梦中学阶段就读于北京汇文中学,2005年加入科技俱乐部,毕业于首医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职博士,现在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任主治医师,她们两人在论坛上分别作了《临床福尔摩斯》、《中医科研也“疯狂”》的学术报告,与参加论坛的师生们分享了目前她们进行的临床工作和科研过程、成果;两位老会员饱含深情的回忆了当年科技俱乐部陪伴她们成长的难忘时光;由衷的感谢王绶琯院士、科技俱乐部和实验室导师使得科学的小小种子在她们心中生根发芽。两位老会员用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要将爱好进行到底,在青少年“科研实践”的道路上并不孤独,理想是坚持下去并获得快乐、幸福的东西,世界辽阔,探索的步履不要停歇。
多位新学员就自己感兴趣的医学问题向周葳、孟梦两位师姐求教,两位老会员耐心细致的解答了学弟学妹的疑问。
杨泽教授、周晓光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作科研要坚持,光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不要畏惧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终生学习是一种信念和习惯,在科技俱乐部作什么专业方向的课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体验和学习科研的过程,这是最有益的;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领域进行研究,殊途同归,在有了好的想法之后还要思考如何进行后续研究、要设计好技术路线;要学会合作,善于接受和使用新技术,要讲究学术诚信。科技俱乐部20年来薪火相传,为中学生提供科研经历这样宝贵的过程,能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是幸运的,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坚持和主动,无功利心的参与其中,平衡好学业学习与科研实践的关系,培养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整个论坛活动气氛融洽热烈,新老会员们感觉自己是一团火、是满天星,表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科技俱乐部和导师们的培养并在各自的学习或工作领域努力探索,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