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与中科院遗传所南繁基地共同举办“2020年海南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研实践活动”
1月16-2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海南陵水南繁基地,共同举办为期一周的“2020年海南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科研实践活动”,俱乐部7所基地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北京景山学校朝阳学校等41名学生和科技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海南陵水南繁基地,早在18年前已挂牌成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中心。
位于海南南部三亚、乐东、陵水的南繁,为我国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资源。据统计,我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系由南繁培育。将近两年前的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繁,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由此,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将基地学校寒假期间的“科研实践”活动选在南繁基地。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海南陵水南繁基地高级实验师赵显峰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为这次“科研实践”活动的科研导师。他们带领学生们4次下到田间地头:介绍常见农作物及其相关性状并讲解这些常见农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示范水稻三系杂交育种技术、玉米杂交育种技术操作步骤,并且让学生们学习体验如何进行水稻插秧;他们为学生们精心设计的“科研实践”微课题共10项:
1.野生稻的研究进展;
2.不同密度的稗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三系杂交小麦的研究现状和预期设想;
4.无需春化的小麦突变体筛选及基因研究;
5.水稻杂交技术进展及育种方法比对;
6.氮肥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杂交玉米产量的影响;
7.南北方玉米种植区水质对杂交玉米发芽率的影响;
8.不同方法防治稻瘟病的初探;
9.气候条件对稻瘟病传播的影响;
10.稻瘟病不同病斑的初探实验方案。
1月21日晚,俱乐部7所基地学校的学生会员分为6个微课题组分别汇报了他们的探究成果,赵显峰、刘华招两位科研导师逐一进行了点评,并进行了“科研实践”活动总结。
第一课题组和第二课题组同学总结回报及导师们点评
第三课题组同学总结回报及导师们点评
第四课题组同学总结回报及导师们点评
第五课题组同学总结回报及导师们点评
第六课题组同学总结回报及导师们点评
这次“科研实践”活动还举办了4场学术报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在他的《一碗米饭的传奇故事》中,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1岁高龄仍坚守科研第一线的科学精神;另外3场报告分别为: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任明迅《海南岛的自然奥秘》,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方再光《绚丽多彩的海洋动物世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教授范海阔《神奇的热带植物》。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作:“一碗米饭的传奇故事”讲座及认真记录笔记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任明迅教授作:“海南岛的自然奥秘”讲座及学生提问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马丽霞老师作:“时代中的生活科技实践活动” 科普及师生互动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方再光教授作:“绚丽多彩的海洋动物世界”讲座及学生提问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范海阔研究员作:“神奇的热带植物-中国热带作物的功能和应用”讲座及学生提问
此外,“科研实践”活动中还参观了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实验基地、陵水规划博物馆等。
参观陵水乡村规划博物馆孙玲讲解员为师生们开始讲解
参观国家水稻公园考察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
参观陵水黎族自治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考察陈筱映讲解员为师生们开始讲解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实验基地王林清主任为师生们开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