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星罗·棋布——自称“无所作为”的王绶琯老大爷,您还想咋?(五)
时间:2021-01-24来源:
现在是北京时间2021年1月19日21点30分,我把自己硬按在书桌前,开始写这个连载系列的第五篇。
真想偷个懒拖个稿,直接去睡觉,可架不住有人催更啊~
自娱自乐八个卦,居然比正经做个片子压力还大,这事儿整的。
唉,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把它填平。
大不了今天少写点儿字,多放点儿图,毕竟有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到这个段落也该晒出来了。
所以你们以为我说的是这张粉粉嫩嫩的水仙花拼图吗?
嘿嘿,怎么可能。
当然它也很珍贵啦,这可是张履谦院士今天傍晚发给我的,昨儿送他老人家的那盆水仙表现不错,这么快就乖乖绽放了。
于是,95岁的老爷子亲自拍照,亲自P图,搞出了这么少女心爆棚的一张图片来,噗哈哈哈~
最近《中国航天报》刚发了一条关于张履谦老爷子的新闻,说的是他在1月9日那天,亲自登门给101岁的陆元九院士贺寿,两位老先生相谈甚欢。这样的画面,让人看着就觉得十分温暖,无比羡慕。
不由得想起另外两个有点儿类似的场景,一个是我目睹,一个是我耳闻。
目睹的,是2012年秋天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高层会议。
当时在世的历任校长都出席了,参会的有好多一级教授,比如我们新闻学院的镇院之宝方汉奇先生,我当时正在拍摄的人口学家、老年学家邬沧萍教授(下面这张图左侧离镜头最近的那位),似乎“人民教育家”卫兴华老爷子也在,但照片上看不出来有没有他,姑且存疑。
会上有一个环节,是请坐在靠窗那边正中间的袁宝华老校长(下图左一)给各位一级教授发一个证书还是聘书之类的东西,点名点到邬沧萍的时候,他敏捷地站起身来,几乎是一路小跑地冲到了袁校长身边。
老爷子就笑着问他:“腿脚不错嘛,小邬,你多大啦?”
“小邬”说:“校长,我90啦。”
“哦,那你还年轻,我都97啦,哈哈哈。”
如今的“小邬”依然能满地乱跑,他到今年9月份就99周岁了,真是名副其实的老年学家啊。
而袁宝华老校长前年仙逝时已经103岁了,算得上得享遐龄。
至于耳闻的,是我采访过的嘉宾、空气动力学家庄逢甘院士和他追随了半个多世纪的钱学森的一个小故事。
给我讲这个八卦的人是庄总当时的秘书李晓巍老师,她说这老先生有一次去看望钱老,钱老对他说:“小庄啊小庄,想不到你也80岁了。”
于是“小庄”回来后,把这话学给身边的人听,他自己不觉得可乐,闻者皆不由莞尔。
2009年和2010年,钱老和“小庄”先后辞世,回想起来,一声叹息。
下面这张图里,如今健在的只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最右边的那位),他老人家我也采访过,而且在各种场合见过好多次,今年该97岁了,祝他身体健康。
做《大家》久了,难免会对这个圈子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颇为着迷且津津乐道,至少我这个热衷八卦还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就是如此。这些年来,乐此不疲地从中挖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趣事,像今天这样随随便便东拉西扯,就能说出一大堆。
而接下来要转入的正题,恰恰就是跟这个“大家”的圈子密切相关。
怎么样,这就显得我之前唠叨的这1000多字不像跑题,而是巧妙的铺垫了吧,嘻嘻。
是离题万里还是伏线千里,还不就是我一句话的事儿。
或者说,一张图的事儿——就是下面这张。
应该会有人问:这啥?就这?
嘿嘿,就这么一张图的故事,我能给你讲今儿这一整篇,信不信?
不信咱试试。
首先,不用麻烦大家亲自数了,这张图上的签名一共有61个。
这61位联合倡议人,基本上都是科学界的大咖,所以别看图有点儿糊,却绝对称得上群星闪耀。
你要是像我一样,天天往“大家”堆儿里扎,那你在挨个儿认真分辨这些名字的时候,会忍不住泪目的——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更接地气的说法:被璀璨星光闪瞎氪金狗眼。
(不行我的氪金狗眼困得睁不开了,现在是北京时间1月20日0点15分,我睡去了,明早爬起来接着写——感觉自己是在跟催更的各位卖惨,哈哈。)
现在是北京时间1月20日9:45,我又满血复活了。
昨天之所以折腾到那么晚还没写完,是因为我在当年的拍摄素材和照片资料里好一顿翻找,准备嘚瑟给大家看。
包括上面这张图,还有另一个内容一致却没收拾得这么规整的版本,都是我在周琳老师那里翻到的宝贝。
当时我专门为此发了一条朋友圈:连我这做《大家》十年的,初看见时都倒抽一口冷气——王绶琯老爷子是怎么把这些人都给“拉下水”的?
在这一大堆签名里,能找到五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朱光亚、王大珩、陈芳允、陈能宽,四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刘东生、郑哲敏、赵忠贤。
还有像宋健、白春礼、路甬祥这样的科技界领导,以及很多我们《大家》采访过的老先生:栏目首位嘉宾邹承鲁、“糖丸”爷爷顾方舟、声学家马大猷、雷达专家王越、物理学家何祚庥、环境工程专家钱易、核物理学家王乃彦、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家陆婉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的夫人)……
当然,还有这次倡议的发起人,我们的主角,在本篇文章中写到1800多字才出现的王绶琯。
在周琳老师手里,保存的可不光是这些签名的完整版,还有它们每一个的原件,当年辛辛苦苦搜集起来,码在了最后这一张纸上。
那么所谓的联合倡议,倡议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全文我就不贴了,让大家看看题目吧。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倡议,是因为一直在忧心科研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王绶琯老大爷,受到中国科协“大手拉小手”这一号召的启发,找到了一个他觉得似乎可行的解决办法:如果科学界的“大手”们能够行动起来,在合适的时机,发现适合做科研的孩子,拉住他们的“小手”,给他们适当的指引和熏陶,把他们带上科研道路,让他们熟悉科学、热爱科学,结交一群科学界的朋友,少走一点歧途,及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或许就能破解流传甚广的“钱学森之问”。
他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当时已经退休的北京市科协青少部部长李宝泉和他的继任者周琳,他们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
“所以那时候把他的信给所有的领导都看了,所有人都认为挺好,但实施起来觉得特别难,难度主要就是它涉及的面太多了。你首先科学界的人就需要大批,你科协尽管是科学家之家,它也没有这个力量调动科技界的人员,对不对?”具体忙活这件事的周琳老师很发愁。
事虽难办,辙还得想。
要不,凭借王绶琯老大爷在科技界的人脉,刷脸试试,先把更多的牛人拉下水再说?——正经的说法是“组织这样的活动得得到大批人的支持”——周琳老师他们跟他一商量,老大爷说没问题啊。
“ 所以后来我们就根据他的信就写了一封倡议信。当时他给我提供了一部分名单,然后我自己原来认识一部分。我就拿着我们的倡议信和他的信,挨家挨户走了一遍,基本上都是院士,也有一部分是比较有造诣的科学家,然后发了一部分信。这是走的一步,就是想听听大科学家们对这件事的反应。然后他自己又给两个人写了信,一个给路甬祥,一个给当时工程院的宋健,这两个人都非常支持。”
仔细读老先生们的信是一种享受,“为国珍摄”这样的措辞,等闲不会有人用,看着却突然一阵鼻酸——这些国宝啊。
给路甬祥的信我没找到,似乎当时没拍还是怎样,但老大爷亲自写给朱光亚、周光召、白春礼的几封,倒是都看到了。
“然后我们写的信,包括当时两弹一星很多王大珩、陈能宽,还有很多,你一看名单都知道,都欣然同意,都签名,认为这活动挺好,应该组织。所以当时包括他自己在内,61位科学家、教育家,还有艺术家。这里头,因为我也跟着一起跑了,真的亲自跟他跑了一趟,去见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当时的秘书长,亲自去一趟。”
据周琳老师说,当时除了王绶琯老大爷之外,第一个签名的是王大珩,是她在某次会议上“逮”到的,其他有些是登门拜访,有些是信函往来——其中就包括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问题的钱学森。
而关于这一堆牛人的签名,还有个秘密,估计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当年签了这份倡议书的人,其实是62位,不是61位。
少了的一个签名,是谁的呢?
它的原件我在周琳老师那里见到了,那也是一位惊天动地、鼎鼎大名的人物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那么这样一位大科学家的签名,为什么最终没有出现在这份倡议书上呢?
原因令人扼腕:因为不久之后,1998年12月10日,王淦昌院士就去世了。
那一年我刚上大学,记得还从新闻里听到过这个不幸的消息,虽然年少懵懂,也觉得十分惋惜——特别是后来听说,老爷子是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健康才急剧恶化的……啊?!
周琳老师说,王老人非常好,遗憾的是出了这样的意外,后来他们商量了一下,出于种种考虑,就没把他老人家列在名单里。
唉。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隔20多年再来看这份联合倡议人的名单,你会觉得更加心痛,如此华丽的阵容中,有很多人已经渐次辞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钱学森、朱光亚、陈能宽、陈芳允、邹承鲁、马大猷、刘东生、王选、顾方舟、陆婉珍、唐敖庆、卢凤才……
光我能数出来的就有这许多,都是国之瑰宝,国之重器啊。
做《大家》十余年之久,看惯凋零,却依然做不到内心平静。
斯人已逝,遗泽犹存。
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这样的优秀科学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而这正是这些老先生们即使到了晚年,也要把大量时间、精力和心血投入在青少年人才培养中的原因所在。
而光是依靠数十位牛人的联合倡议,想完成被王绶琯老大爷称作“小实验”的这项宏图伟业,还是不够的。
倡议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要赢得科技界、教育界的更多人的支持,为此,时年76岁的老大爷还有很多事要去思考、忙碌,甚至奔走。
那么,如你所料,接下来的故事,咱们下一篇再说。
对了,张履谦院士上午又发照片来了,是他跟水仙的合影,我说:“人和花都很精神,真棒!”
这样也算文章首尾呼应了吧,哈哈。
另外,王荧建议我既然是连载,就把前面几篇的文章链接也挂在这里,以便读者们查找,嗯,好主意。
啊,已经唠叨这么多了吗?我可真是个碎嘴子啊哈哈哈。
另外在原创设置当中,我选择的文章类别是科技/科技大佬——这可真是一点儿毛病也没有呀。
朱大象个人简介
朱童,纪录片导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家》栏目工作十余年,采访各领域“大家”数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