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

俱乐部动态

20多年前王绶琯先生的“反躬自问”

时间:2021-01-29来源:作者: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秘书长周琳 副秘书长朱广清

  惊悉我们景仰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琯先生于2021年1月28日21时36分与世长辞,我们悲痛无比,心如刀绞,痛惜我国失去了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痛惜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失去了“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的领路人。噩耗传来的此时此刻,王先生为科学做出的无私奉献、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做出的不懈努力,一桩桩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一、开启科技英才早期发现并为其创造成才机遇之路

  1.天上有颗“王绶琯星”

  28年前的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

  中科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琯先生,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早期开创者之一,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负责并成功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上个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科学家共创“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方案,成为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

  2.王绶琯之“反躬自问”

  20多年前,人类在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谋划蓝图时,王绶琯先生则在思考一个萦绕脑际良久的问题:“当我们回顾这许多年里,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曾经留下印象的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一个个人们曾经殷殷期许的将来的国之栋梁时,我们不免问道,其中许多当年的‘将来’已经变成今日的‘现在’,而当年寄予厚望的少年们,现在你们都在哪里?你们中间有多少人找到了并且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又有多少人已经在祖国的科学建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已届耄耋之年的王先生,曾真诚地坦露他的思虑与心声:“作为前辈的我们这一代人,反躬自问,是否也有失职之处?如果关心多一点,主动一点,这种状态会不会有所改变?”

  3.“科学成就的年龄规律”

  王绶琯先生曾系统地研究过“科学成就的年龄规律”。他发现科学史上有个现象带有规律性,即杰出科学家的首次创造高峰,一般出现在30岁之前,包括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李政道……王先生将此现象称为“科学成就的年龄规律”。他认为,这个“年龄规律”,应该是科学人才早期培养的客观依据。

  王先生曾悉数列举这一年龄段做出重大贡献的世界杰出科学家:牛顿23岁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达尔文22岁至27岁环球考察;波尔28岁提出量子论的原子模型;海森堡25岁提出测不准原理;泡利25岁发现不相容法则;狄拉克28岁提出反物质理论;李政道、杨振宁30岁时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沃森和克里克25岁时一道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王先生曾说,牛顿,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位懂得科学的舅父,他就可能被留在家中务农,科学史就会由此改写。当年,华罗庚如果没有得到熊庆来的提携,就不会有日后的卓越成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当他 30岁左右时,就在他的“主领域”做出了“成名的贡献”,那么,也许在他 24 岁左右,就已投身这一领域。所以,青少年十六七岁时,就是其探索人生、发现自我的“志学”之年,这个时候能否得到“走进科学”的机会,至关重要。这个问题,对政府,应属谋国方略;对科学界,是一种严肃的社会责任。首都科技界机构林立、人才荟萃,是有能力为青少年承担起这个责任的。

  据此,王先生提出,明日的杰出科学人才,非常有可能产生在今日有志于科学发现的优秀高中学生中,杰出科学人才起步,应在十六七岁的高中阶段。他认为,禀赋,勤奋,机遇,是科学人才取得成功的3要素,机遇错失经常导致人才埋没。由此,对志趣已明、禀赋已显、常规课程已难满足要求的学生,为他们创造机遇是发现人才并使其得到造就的重要途径。

  4.创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1998 年,75岁高龄的王绶琯先生提笔致函几十位院士和专家,希望一同呼吁“开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为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生组织“科研实践”活动,让他们置身科学气氛浓厚的环境,使他们能在需要开扩眼界、寻求方向的时候得到引导;在他们的科学青春之始,及时得到良师益友的熏陶;接触机遇,理解机遇,包括振兴祖国科学事业所面临的种种机遇。他期望那些最终立志献身科学的青少年,将因为在这一关键时期得到社会关爱和前辈提携而终身受益,即使有些人最终分流到其他岗位,也会因这一时期打下科学基础而受益终生。

  王先生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包括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功勋在内61位院士科学家的积极支持,联名发出了《关于开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

  61位科学家发出倡议,还得到了当时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流中心、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委8家委员单位的支持,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是俱乐部最早的一批基地学校。

  1999 年 6 月 12 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四中举行。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做首场大会报告。

  二、“科研实践活动”:科普+教育的“前沿课题”

  5.将常规的“高级科普”延伸成“个性化特长教育”的实验

  “为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的宗旨。王绶琯先生将俱乐部活动视为——联合首都中学和科研部门共同进行的“为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创造成才机遇”的实验,是科普+教育的一个“前沿课题”。他还将这一实验看作中国科协倡导“大手拉小手”活动的一个新尝试。

  按照王先生的设计,“科研实践”活动在形式上采取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到优秀科研团组中进行时间跨度平均为1年的“科研实践”。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这一部分中学生走出校门,到科学社会中“以科会友”。此外,还有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名家讲座、科研实践评议、不定期的各种学术交流。

  6.与时俱进的3项探索

  迎着时代的发展,王绶琯院士进一步提出“为明日的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而进行如下3项探索:

  其一,2002年,设置“科研实践评议”环节

  为考察学生会员的领悟力、思辨力、创造力,检验“科研实践”活动效果,从中发现表现突出的“科学苗子”,2002年,王先生刻意设计了“科研实践”活动最后一个环节——“科研实践评议”,评委严格地一律由对人才培养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担任。他强调,学生会员从与评审委员互动过程中,能“进一步发现自己和被发现”。

  其二,2006年,“校园科普”活动启动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王先生深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战略,其中包含全民科学素质和精英科学素质两个层次,犹如塔基和塔顶:建构国家综合科学实力的金字塔,在战略上,塔基与塔顶相互关连。由此,科技俱乐部活动当延伸至“科学素质教育”平台,循着“铺设塔基”和“攀登塔顶”两个层次思路,探讨另一种实验模式。于是,科技俱乐部增加了以初中学生为对象的“校园科普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学家讲科学》丛书和《教学生做科普》一书,均为王先生亲自精心主编。

  其三,近年提出“精耕细作”战略

  近年来,王先生明确地提出了“精耕细作”战略思想,探索精准地熏陶和引领“明日的杰出科学家”。

  7.培养目标的前瞻性和教育活动的公益性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独特之处在于:培养目标的前瞻性和教育活动的公益性。科技俱乐部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异同表现在:中学教育是发展共性的教育。要求教育对象掌握中等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初步的劳动技能,为提高现代人的一般素质打好基础。科技俱乐部是在中学生全面提高一般素质的基础上,经过相对独立的探索未知的科研训练,学习科学方法、发展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使其“走近科学”;从中发现可能的“科学苗子”,帮助他们“走进科学”。科技俱乐部的培养对象是那些学有余力,热爱科学的优秀高中生,是发展他们科学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教育,是发展个性的教育。科技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并非中学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更不是参加各类科技大赛的培训班。

  王绶琯先生多次强调:俱乐部的“科研实践”活动,在执行中严格排除‘应赛教育’的影响,但并不干预学校将自己学生的科研成果参加正规的赛事。

  历年来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学生会员在因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赛事中获得多项奖励。自2003年北京市设立“市长创新奖”以来,俱乐部学生会员多次入选。“市长创新奖”每年授予5名学生,俱乐部学生平均占得奖者的2/3,2004年与2008年科技俱乐部的学生会员获得该奖项的比例达到了80%。

  三、浩瀚太空有颗“科学启明星”

  8.一批院士在内的科研导师团队堪称学术灵魂人生导师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学术委员会的科研导师团队中,有着一批院士一以贯之地支持王绶琯先生倡导并设计的“科研实践”活动,他们是王乃彦院士、郑哲敏院士、黎乐民院士、匡廷云院士、林群院士、周立伟院士、朱邦芬院士等。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学术指导中心,是一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各领域科学技术专家、大学教授组成的顶级志愿者科研团队,王先生称之为“科学家志愿者民间探索‘小分队’”,他们是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学术灵魂,是学生会员的人生导师。先后有800余位专家在俱乐部124个学术指导中心担任科研导师。

  9.王绶琯科学教育思想与“科学家志愿者民间探索‘小分队’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完善起来的王绶琯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始终是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指导思想。

  王绶琯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主要有:关于依据“科学成就年龄规律”而提出的要造就一代杰出的科学人才,必须把发现和着手造就这种人才的任务放在高中时期的思想;关于明日的杰出科学人才非常可能产生在今日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生中,创造机遇就是为了在这样的群体里提高人才被发现和得到造就的概率的思想;关于科学志趣已明,禀赋已显,常规课程已难以满足要求,学有余力的优秀高中生作为培养对象的思想;关于帮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走近科学”,从中发现可能的科学苗子(明日杰出的科学家),帮助他们“走进科学”的思想;关于组织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生到我国科研第一线,进行一段时间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活动,体验科研、求师交友,接触机遇,得到造就的思想;关于“科研实践”活动、野外科学考察、科学名家讲座、校园科普等科技活动模式的思想;关于在科研实践中要刻意避免掺杂任何“应试教育”“应赛教育”的思想等。

  10.科技后备人才的未来是要做诺贝尔奖级工作

  科技俱乐部成立伊始,王绶琯先生就主张科技后备人才的未来是要做诺贝尔奖级的工作。他认为,科技人才储备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而人才是不拘一格、因材施教、一个一个地“储备”下来的。俱乐部创建早期,他预见到“科研实践”活动如果坚持下去,一直保持细致、耐心和严谨,那么,按已经看到的效果推论,每年平均可以发现两三个“科学苗子”,坚持十几年可望积累到30-50人,其中包含每年一两个“诺贝尔奖级”人才(达到了水平但不一定实际上得奖),是可以指望的。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已经走过了近22年的探索之路,王先生希望更多的“科学家志愿者民间探索‘小分队’”发展起来,共同“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希望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并支持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技英才早期发现并为其创造成才机遇的探索,希望涌现出更多的像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这样的“科学家志愿者民间探索‘小分队’”。

  11.科技俱乐部往届学生会员心中的“科学启明星”

  2013年1月1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暨王绶琯院士90华诞庆祝会在北京举行,一批已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留学的科技俱乐部往届会员,通过视频表达敬意:他们尊称王先生为“科学启明星”。

  近两三年,身卧病榻的王绶琯先生仍牵挂两件事:科学前沿最新进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未来发展。1999年俱乐部成立20周年之际,97岁高龄的王先生专门发来献辞:

  坚持志愿初衷  守诚不渝

  融入改革洪流  观念常新

  王绶琯先生欣慰俱乐部一批“二代科学家”已经涌现——迄今30个基地学校3000多名学生会员参加过“科研实践”训练,其中一批30多岁的往届会员已成长为国际科学前沿研究项目领军人物,有些在国外建立起独立的科研实验室,有3人入选我国国家级人才计划,在中科院的科研院所等单位领衔科研团队;他们中还有的成长为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有一定影响力;有的作为计算机视觉和认知科学专家,为国内首次推出无人驾驶卡车方案的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有的是国际生物物理青年物理科学家奖获得者,入选福布斯杂志亚洲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中国科技青年榜…… 

  四、世界重大变局下,“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凸显战略意义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自2018年“4•16中兴事件”美国对我国在高新技术上“卡脖子”,继而对我国展开贸易战的重大变局下,我国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与储备,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更加具有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人才从第一资源提升至“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回眸22年前中科院院士、原国家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先生创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开启科技英才早期发现并为其创造成才机遇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科学家的前瞻性及其创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现实意义与深远意义,在世界重大变局下更加凸显。

  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教委曾仿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模式,先后推出“英才计划”和“翱翔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王绶琯先生创新的科技英才早期发现并为其创造成才机遇模式的成效及其示范作用。

  王绶琯先生对科学的卓越贡献、“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的努力奉献与崇高的科学家精神将永留人间,将永远激励当代科学家和明日科学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前进!

  王绶琯先生千古!

2021.1.28

分享文章至

附件:

俱乐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