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举行2023年“科研实践”活动启动交流会
3月25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2023年“科研实践”活动启动交流会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北京八中、四中等27所学校的104名学生会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导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力主持。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2023年“科研实践”活动启动交流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力主持启动会
俱乐部秘书长周琳宣布会议开始,并对会议主持人黄力和特邀报告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导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致密天体和弥漫介质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韩金林做了简要介绍。俱乐部副秘书长朱广清对俱乐部做了简要介绍。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副秘书长朱广清对俱乐部做了简要介绍
韩金林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如何做科研探索》。韩金林研究员结合自身科研实践讲述并回答了与会学生会员提出的问题。韩金林研究员指出,真正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始;科学家代表人类探索未知而获得的成果,很可能只是大自然真相的局部,只有全世界科学界的所有成果的“拼图”才有可能接近大自然规律。他希望学生会员在“科研实践”活动过程中记好笔记,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自己的科研过程与心路历程,包括查阅文献、怎样提出科学问题……
韩金林研究员报告题目是《如何做科研探索》
师生互动
往届学生会员代表、北京四中的朱语涵在会上介绍了她的“科研实践”课题《鸟类空间认知能力及鸟类性选择探索:不同音乐类型对虎皮鹦鹉鸣叫行为的初步探究》。朱语涵的“科研实践”导师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悦华。
往届学生会员代表北京四中的朱语涵介绍“科研实践”课题
黄力研究员做总结发言。黄力研究员认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优势在于导师创新教育的多样性。他指出,一个好的科研选题具有两个要素,其一是有价值有趣的题目;其二是可操作性。他强调做科研很重要的素质是好奇心和自由探索,有了科研过程,学会了严谨思考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科研结果即使并不理想,日后也可以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倘若没有了好奇心,科研道路就“走到头”了。他希望学生会员能够珍惜在具有顶尖水平的科研场所接受科学的熏陶。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2023年“科研实践”活动启动交流会后师生合影
当日,与会学生会员还参观了中科院的遗传所、微生物所、天文台和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部分展览。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展览厅
国家动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