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汪景琇院士为京冀中学师生做报告
中科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导师汪景琇,3月27日、4月17日先后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河北省临城中学做了题为《追循科学大师的足迹——与同学们探讨科学家精神》和《理解我们的家园、理解宇宙的美丽——谈谈天文学和太阳物理研究》两场报告。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近千名师生、河北省临城中学8000名师生线下线上聆听了汪景琇院士的报告,与汪景琇院士互动并进行了座谈。
汪景琇院士与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师生合影
汪景琇院士(左四)与临城县县委书记张勇(右四)、副县长孙三军(右二)合影
(一)
在为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师生所做报告中,汪景琇院士讲述了“一生为祖国天文事业奠基”的王绶琯院士和“勇攀高峰争做世界第一”的艾国祥院士为我国天文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王绶琯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王绶琯院士是中国射电天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现代天体物理事业的奠基者,曾长期担纲中国天文事业的学术领导工作。他与苏定强院士等提出并建成大面积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支持500米口径球面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立项和建设,让中国天文走向国际前沿。
汪景琇院士说,作为王绶琯院士的学生,他认为王先生的名句“人重才品学,学贵安专迷”已成为衡量一个学者做人和治学的准则。他说他特别喜欢王先生的诗句“漫从楚泽吟芳草,欲上邓林望日车”——那是先生对古代先哲的执著追随,是先生对探索宇宙雄心的宣誓。
汪景琇院士认为,王绶琯院士晚年联合钱学森等60位杰出科学家发起创建的北京青少年俱乐部,是在科学教育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一个伟大实践。在当前“应试”“应赛”教育大有主导之势的环境中,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科学教育实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艾国祥院士为天体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主席、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顾问组成员。艾国祥院士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
在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运行的太阳磁场望远镜,是艾国祥院士及其同事历经20年寒暑取得的重大科学成就,在地基太阳磁场、速度场成像观测,特别是光球向量磁场和色球视向磁场观测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作为太阳磁场望远镜的建设者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学术声望。
汪景琇院士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学习大师们的科学精神,担负起作为祖国未来科学巨匠的责任。
(二)
在为河北省临城中学师生所做报告中,汪景琇院士从科学史上的科学革命开篇,指出天文学是最具革命性的学科,天文学中始自哥白尼的思想革命,将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恩格斯说,“哥白尼的学说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是自然科学借以宣布独立的宣言”。从天文学开始的思想革命,影响了整个科学界,而这一切是从对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运动的观测和研究开始的。
河北临城中学报告现场
汪景琇院士说,新世纪,天文学再次成为最具革命性的学科——新世纪天文学迎来新的黄金时代,对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思想产生深远影响,19位学者10项成就获得7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今,哥白尼开始的天文学革命仍在继续:在种类繁多的5000多太阳系外行星系统中,我们的太阳系只不过是最早被知晓的一个,也许可能还谈不上是一个范例。天文学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人类正逐渐接近一个古老问题的答案——“宇宙中我们是否孤独?”理解太阳、恒星和环绕它们的世界,成为当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在这一探索中,太阳和太阳系研究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太阳离人类最近可被详细观测,并孕育了智慧生命。
汪景琇院士指出,人们研究太阳物理,是要认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生存的环境,而受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影响的领域包括航天器安全、航天与航空活动安全、通讯、导航与定位、国防、地质勘探、长距离管网系统、气象业务与研究、生物……
汪景琇院士说,他的导师王绶琯先生总是这样教导学生——“天文学是观测的科学”。它前沿,涵盖从小行星到我们的太阳,到系外行星系统,到遥远的星系和宇宙的未知世界;它真实,从观测感知宇宙的美丽和她跳动的脉搏;它神秘,把奥秘隐藏在缤纷复杂的现象背后;它极为深刻,涉及宇宙、物质和生命的本源。它的灵魂是通过观测发现发展新的物理理论。
汪景琇院士说,天文学充满发现之美,天文学者的最大的收获是探索中尽享“美学的欢乐和科学的挑战”。
汪景琇院士的两场报告受到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河北省临城中学师生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