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动态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召开2023-2024学年“校园科普“活动总结交流会
2023-2024学年“校园科普“活动总结交流会现场及参会专家合影
2024年10月26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下称“俱乐部”)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办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2023-2024学年“校园科普“活动总结交流会。会议旨在对俱乐部在五所中学进行的“校园科普”活动(下称“活动”)的试验进行总结,并请参与活动的俱乐部科学导师和学校科技教师进行交流,为下一步工作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俱乐部常务副主任黄力研究员和周琳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的,在活动中担任科学导师的研究员、教授和试点学校的科技主任、科技老师等。
会议由东秀珠研究员主持。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研究员主持会议
会议开始,首先由俱乐部常务副秘书长王荧做“校园科普”活动试验的小结汇报。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常务副秘书长王荧做小结发言
王荧就2023-2024年度“校园科普”活动五所试点学校(附1)和十九位科学导师(附2)在活动中的概况进行了汇总和简述;并展示了对参加活动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从问卷统计数据看,“校园科普”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科学素质“养成”初见端倪……其中一些结果很有价值,构筑了对设计初衷的回应,未来值得期待。
附1:五所试点学校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
附2:十九位科学导师 雷梅研究员,丛欢研究员,王丹力研究员,东秀珠研究员,
白明教授,马冠一研究员,顾晨教授,姜成英研究员,
付碧宏研究员,卢忠林教授,方贵明研究员,付钰研究员,
孙文博教授,黄雅钦教授,陈家玮教授,何伟副教授
龚龑教授,周红章研究员,刘曰武研究员,
接下来,各试点学校代表做活动总结发言。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雷濛老师发言
雷濛老师做了题为“聚力科普,宽怀启智”的汇报。通过她的讲解,使大家了解到十八中的学生在活动中,是如何一步步地变得自信、自豪,从而收获满满的。他们不断扩大听众群体,从同学间到班级间再到跨年级、校领导、区领导、外籍教授……,最后的结题则是面向家长和专家教授。学生在与他人和自己的对话过程中,学会了表达、合作和探索;他们对科普高涨的热情,诠释着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他们正践行专家们的教诲: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勇敢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
第二个汇报的学校是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科技主任生志昊老师。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科技主任生志昊老师发言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开展“校园科普”活动算是‘重启’“,生志昊老师说,“疫情之前做过三轮”。因此,四十四中也是试点学校中唯一一个曾经做过“校园科普”活动的学校。除了这个唯一,还是唯一坚持整个年级全员参加活动的学校。他们秉持”校园科普”活动“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初一年级八个班,包括“智障”的学生也被安排参与其中。学校在确保全员参加的前提下,还在探讨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校园科普”活动。生老师并表示,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老师的想法,“总归希望达成的目的就是带着孩子接触科学,让他们喜欢科学,进而乐意谈论科学,关心科学……往大里说就是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下一个发言的是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张桐老师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张桐老师发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共有三个校区参加了活动,张桐老师来自北校区。张老师就参与领导本次活动的经历进行了分享,其中一个案例很有意思,以物理为例,把学校排名后100名的,学习成绩在六七十分的“弱生”(“强生”太忙)选出来做“校园科普”活动。他们一开始既没多大兴趣也没自信,但是经过引导,慢慢进入了角色,到后来兴趣和信心都有了,还主动利用暑期写小论文,自主准备参加九月份的论坛,与此同时,学习成绩也上去了。“这个活动给孩子心中播下了一颗种,慢慢发芽生长,……会持续不断地生长,慢慢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张桐老师如是说。
接下来,北京景山学校科技主任张凯发言
北京景山学校科技主任张凯发言
张凯老师在开篇做了一个广告:继续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并表示,景山学校为“教改”而生,进行教育改革是景山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张老师所言非虚。回溯“历史”,25年前的1999年,俱乐部成立之初,北京景山学校即是四所基地学校之一,站在了第一批“科研实践”活动实验校的行列。对于现在的“校园科普”活动,景山学校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做出“模式”进行推广,使其产生更大的效益。
“学校各种活动,都要回归到育人上面”,张凯老师说,“这里需要探讨和解决各种问题……最后就是八个字:栉风沐雨,拾级而上”。
学校代表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詹争艳老师。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詹争艳老师发言
詹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对学生“分层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她所负责的十大科技创新实验室之一的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参加“校园科普”活动的学生是由跨校区的几个学校的学生经过遴选组成的。詹老师认为导师的科普宣讲非常重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没有合适桌子的情况下,同学们就趴在地上做海报(展板);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们亲自动手做实验;结题时,学生更是激情澎湃,在家长和专家面前,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詹老师还分享了在两个学期的活动中,为学生穿插了其他科普、科创活动的经验,使学生“做中学”,以赛促学,取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收获。
五个学校代表发言后,东秀珠研究员发表了感想。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研究员发言
东秀珠研究员表示,从学校老师分享的经验中受到很大启发。每个学校各有特点,十八中邀请区领导参加;四十四中的全员进行;八十中的选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参加活动,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三十五中的詹老师分享了如何选拔和辅导学生。大家还提出了很多要研讨的问题,学校对做好下一步活动还是很期待的。
我们的选题需要考虑并重视基础科学(扎实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关心交叉学科的问题;在“校园科普”活动中,科研人员从中学做起,进行科普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献力,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对接下来将进行的导师和学校老师的交流,东老师建议大家集中讨论如何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科普课题并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及我们采用什么样的科普形式开展这个活动。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科技主任谷士清发言
谷老师认为“校园科普”活动特别适合初一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启蒙阶段,使孩子们建立和提升科学思维。学校把它当作“微科研”来做,是一个带着老师,带着家长,带着我们的“小手”去牵科学家的“大手”的过程;大家一起建立这种意识,形成合力,把“校园科普”活动推行下去。
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考虑在集团校内不同年龄段的参与。“我们希望继续做下去,有更多的尝试”谷老师说。
北京景山学校王菲菲老师发言
王老师主要分享了她所带的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案例,非常有意思,值得俱乐部进行追踪。
对于“校园科普”活动,王老师说了三个难点:
第一,如何让孩子和我们一样明白要做的事情?
第二,如果孩子明白了,是否可以通过这个课题被我们选出来?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培养+选拔。如何使孩子在做完课题之后对他的学科和思维有影响?
第三,我们不仅是选拔,主要是培养志趣。对学生的培养,课内老师应从专家那里学到什么东西?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并提供帮助。
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詹争艳老师发言
“校园科普”活动在初一的尝试给我非常大的启发”,詹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和二十年前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眼界、水平和能力有很大提升”;一些孩子已经接触人工智能。因此是否考虑在初中生里做一些尝试,让他们接触“科研实践”活动。
另外非常同意这个活动不是选拔而侧重在科普。在高中之前点燃学生的科学兴趣,科普作为奠基,这也是对有潜质学生培养和发现的一个“前置”。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张桐老师发言
张桐老师认为初一孩子虽小,但好奇心很大。如果可以慢慢把受众变大,基座也就大了,孩子们接触科学多了,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兴趣。这个活动更像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种子,不断地发挥能量;在后期学习过程中,会变成强大的动力。因此,希望这个活动不断地扩大,甚至在中学六年都不断地做下去;学生可以选择,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平台。
导师授课也可以探讨线上的方式。
北京第四十四中学生志昊老师发言
本学期,四十四中依然是全员做“校园科普”活动,为了不给俱乐部添太多麻烦,动员本校老师都参与进来。下个学期,尽量把题目早些给导师,先听取意见和建议,然后老师带着去做。
生老师希望在结题汇报的时候,有更多的专家给学生进行指点,给他们提出问题,让孩子不认为汇报就是一个结束,反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雷梅研究员发言
雷梅研究员从学生、家长和老师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做法和建议。
一,学生。她认为,“校园科普”活动是中学多元化培养方式的一种,学校大部分时间是“输入”,而我们这个活动是让学生“输出”。学生输出之前通过一系列学习,表现欲被激发,建议创建一个信息化平台,学生的成果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呈现,以此获得更强的成就感,更加自信。
二,家长和老师。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雷老师通读了地理教材,把授课内容与教材很好地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得到了八十中辅导老师的大力协助,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
雷老师说,“校园科普”活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一直做下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马冠一研究员发言
马冠一研究员首先肯定了八十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多是在百度上寻求答案。这种途径无法保证科学的准确性,因此必须想办法解决。建议俱乐部建一个网站,导师可以把材料放在里面供学生查阅,眼下可先参考导师给的“条目”。
第二,鼓励学生查阅书籍。
第三,根据自己的经验,感觉导师的题目可以很小(之前自己给的题目面铺得有点大),学生从科学题目的发展历史开始,把概念、原理搞清楚;写报告时查阅的东西要注意给出处。这样做,不怕短,哪怕只有半页纸也是好的。
最后一点,感觉老师非常忙,对于提供的资料顾及有限,比较遗憾。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姜成英研究员发言
姜老师认为,对中学生做科普,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讲法。在景山学校,为了做好“校园科普”活动,姜老师和很多其他导师一样,把学生相关的课本通读一遍。她认为,导师首先要提炼出科学问题,把基础讲清楚,然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传授方法。学生经过查文献和书籍,再去讲自己的想法。作为导师,看到学生做的展板,能够感觉到他们经过了认真学习和思考,如果能够面向更多的听众,而不是只对专家讲就更好了。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顾晨发言
顾晨教授说,几次受到张桐老师表扬自己很惭愧,今后还需更多地提升。
就这次活动,有三点分享和建议。
一,关于选题,首先要看教材,如果能够审视一下,找出不足的地方,把可以让学生认识提高的部分做提炼,再把一些大部分老师、同学没有见过的概念做一个布局。
二,高考指挥棒使一些家长对活动有抵触,学校可以作出相关的统计,用以验证参加活动的学生是否真的影响了学业。
三,今年诺贝尔奖给了一个启发:我们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连接非常重要。科普讲解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它能充分调动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是今年诺奖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红章研究员发言
周红章研究员谈了一点感受,并提了一个建议。
感受是,我们“校园科普”活动已经做出了特色,质量非常高。体现在事前有策划,过程有跟踪,事后有总结;目标明确。在各个环节,俱乐部、老师和专家都投入到位,和以往科普活动是不一样的。
周老师所说的建议,和他当天早上听到的教委让人工智能进校园的新闻有关。“这实际上是一个时代的到来,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周老师说。我们要聚焦在科学思维的教育上,这是我们人类特有的;未来如何聚焦在这里?这是科技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刘曰武研究员发言
刘曰武研究员就“校园科普“活动的目的和方式谈了自己的看法。
说到目的,刘老师首先谈到了科学家精神。他认为,科学家进校园首先应该起到德育范畴的垂范作用;同时,科学家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要能够研究“校园科普“活动的课题,带着孩子做微科学的研究。
谈到”校园科普“活动方式,刘老师表示很赞成四十四中的全员参加并且设在初一年级。他认为,初中生和小学生思维发散,特别需要引导。刘老师并建议,选题时,题目宜”从小“——大背景,小题目;对热点题目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其基础性的东西,有些知识非常基本,必须掌握,导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白明教授发言
白明教授参与了八十中的“校园科普“活动,一个学年下来,总结了下面四点:
第一,“校园科普“活动是一个持续的、深入的、探究式的科普形式,并带有课题性质的活动,是一个很新颖的形式。
第二,由于活动纳入了综合实践课,在时间上,专家需要配合学校。
第三,从专业的角度讲,数学建模非常适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第四,关于跨学科,“建模”可以和物理、化学、天文、地理、信息、艺术等学科结合,我们把数学都纳入进来。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方贵明发言
方贵明研究员针对在四十四中的活动,提出了一个问题和一个建议。
方老师提的问题应该也是在该校参加活动的其他导师共有的问题,就是在活动开展后,学校与导师间缺乏沟通,导致选题并未采用导师的设计。同时,方老师充分肯定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热情和主动。
谈到建议,方老师提出已不止一次,他希望课题组成立微信群,导师在群里给学生讲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例如以一段一段的录音来呈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听。这种模式曾经给高中生试过,效果不错。
清华大学物理系孙文博教授发言
孙文博教授在景山学校进行科普第一讲时,会后被很多学生围住,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热衷程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孙老师把科普分了三个层次:科技馆类,“校园科普”活动和“科研实践”活动。我们现在做的“校园科普”活动属于第二层次,有一定的门槛,有比较深入的互动。对于孩子普遍利用网络的问题,孙老师给出的意见是,对人工智能的工具要具备驾驭的能力。
对于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题组,孙老师建议学生是否可以写一个对所选课题的理解和感想交给导师,无需长篇大论,这样有利于导师对孩子的了解。
北京服装学院龚龑教授发言
龚龑教授热心科普,当天到会的学校都有他的足迹。
龚老师说:“今天我就一个观点和一个申请”。
观点来自于他致力推动的艺术和科技的结合,龚老师认为吸引孩子学习的形式非常重要,比如很多人认为物理和数学对女孩子很难,反过来思维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开始的方式问题。因此要观察孩子的一些表现,有些是最容易集中注意力的,比如哼歌。当然,这只是举一个例子,对此,龚老师已经有了完整的提案。
龚老师说的一个申请,也是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的资源,由相对丰富的学校向比较匮乏的学校倾斜,比如当天到场的还有一位老师(和龚老师一起参会的),来自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这样学校的孩子应该得到我们的爱心关照。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常务副主任黄力研究员做总结发言
会议最后,黄力研究员做了总结发言。
“今天我觉得学到很多”,黄老师说,“我大概理解王老最初的想法,就是他一直有一个人才成长的思路,有一个‘塔基’和‘塔尖’的配合。我理解‘校园科普’活动是一个面,到了‘科研实践’活动,就是‘塔尖’了。”黄老师还表示特别理解其中的这样一件事情,就是“校园科普”活动最后呈现的场景——有很多“科普小讲师”争先恐后地宣讲,这非常符合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接着,黄老师把听了大家发言的感受归纳为以下几点(在此简短表述):
第一,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做法,在不同的阶段有相应的变化。
第二,俱乐部的层面,多听学校的想法和经验,包括学校的需求;组织科学家进校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点燃他们的好奇心;指导并进行点评,有需要的话进行打分,给一些鼓励性的评价。
第三,“校园科普”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比较理想化的也是很重要的点就是针对“好奇心”,孩子越小对世界越好奇,我们这个活动可以在比较早的时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或者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发现自己兴趣的机会,让他们自我发现。
第四,就是刚才很多老师提到的科学方法。通过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熟悉一部分科学方法,就是思想方法,还有一些工作方法。文献的查阅,怎么去获得好的、可靠的数据?这很重要。
最后,黄力老师代表俱乐部感谢各学校,特别是在座的各位老师,参加“校园科普”活动的试验;并感谢大家来参加俱乐部的座谈交流会。